• 18 Mar, 2022

從經絡看下背痛

在現代高節奏的生活下,許多的文明病逐漸成為流行。腰椎間盤突出、高血壓、腰肌勞損諸如此類的名詞屢見不鮮。其中腰痛成為中老年族群的常見問題,雖然並不會有即刻的生命危險,但卻會大大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,工作狀態。

一般來說,腰痛的病人佔據了骨科或復健科的一大部分,也有不少患者尋求中醫的途徑。

那麼中醫如何看下腰痛或者說下背痛的疾病呢?

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腰痛主要發生部位為腰椎區域的組織,根據黃帝內經對於臟腑生理功能論述,認為腰為腎之府,肝主筋,脾主肉,所以腰痛的問題要從肝脾腎三藏來看,腰痛主因是筋傷,本質是肝脾腎的不足,以經絡走循的路徑來說,膀胱經是最重要的一條經脈,膀胱經起於目內皉(精明穴),上行交於百會穴,支脈從頭頂到顳顎部,直行的分支從腦內向下到頸部,沿著肩胛部內側,挾脊柱抵達腰部進入體內,在後項又變成2支,通過肩胛骨內側緣下行,經臀部沿著大腿外側後緣,沿著大腿外側後緣,與腰部支脈在腘窩相合,經過外踝,到達小趾外側端,交足少陰腎經。

(見圖1-1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圖1-1

同時腰痛患者常伴隨下肢放射痛,所以在下肢循行的經脈也應一同考慮。在知道腰痛發病區域的經脈循行後,那麼中醫在經絡層面上的治療角度又是什麼呢?一般來說會選取經脈上面對應的穴位進行治療,下面分享一些常用穴位,自古以來在針灸的經典中就有腰背委中求,肚腹三裡留的說法。

所以在腰痛的治療上,委中穴是非常重要的穴位,它的位置在膝後,腘橫紋的中點,同時因為膀胱經會經過頸部,所以在頸部的夾脊穴也應同步處理,夾脊穴位於第一頸椎至第七頸椎旁開0.5寸,一寸相當於每個人大拇指指骨間關節的寬度,可以此為參照進行穴位定位,再來是腰部的腎俞,大腸俞和環跳,腎俞和大腸俞分別在第二腰椎棘突下,後正中線旁開1.5寸和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.5寸,環跳穴適合有腰痛並發有腰椎間盤突出的人進行取穴,位置在尾骶骨與股骨大轉子的連線中點凹陷處。

找到這些穴位後可透過手法按摩推拿,或是借助按摩槍等設備的輔助進行按壓,對腰痛的症狀會有很好的緩解作用。並且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坐姿,避免久坐,固定起來運動,同時增強腰部的肌耐力也會有很好的緩解效果。

總結一下,腰痛是現代常見的文明病,常與久坐,搬重物或姿勢不良有關,治療上若可及早發現便可以控制病情,避免往腰椎間盤突出發展,因為腰椎間盤突出是不可逆的,無法再讓突出的椎間盤在缩回去,所以一定要避免發展至這一階段,只要大家一起多走多動,避免給腰部太大的負荷,同時針對上述的穴位每日進行按壓,相信一定可以跟腰痛say bye bye。

文章最後分享一些穴位的位置圖,方便讀者參考。

環跳穴(引自《經絡與穴道》)

大腸俞(引自《經絡與穴道》)

腎俞穴

頸夾脊穴(紅點位置)